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我遇見了一扇門,叫做兒童瑜伽
我本來是一位物理治療師。從畢業執業,一路到變成主管,我以為這就是我的人生。但就在2022年,我28歲那年,人生開始了徹底的轉變。那一年,我突然開始懷疑——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是物理治療師,我還能做什麼?我對未來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虛與迷茫,好像自己除了「治療」之外,什麼都不會。明明我已經做到主管,薪水也不錯,但我卻覺得,這不是我要的人生。
於是我辭職,回到宜蘭的老家。沒有規劃、沒有方向,只是回家。那段日子我什麼都做,報名各種課程:重訓、養生、英文、行銷、策展、標案……像是補償自己過去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的生命。
就在這樣的探索中,我無意間滑到一個叫 IKYA 的兒童瑜伽說明會。「小朋友怎麼可能做瑜伽?」「他們會聽指令嗎?」
我帶著懷疑的心點進去,卻被深深感動。老師們溫柔、真誠、有愛,讓我第一次感受到——原來教學也可以是這麼療癒的事。 於是我報名了課程,從線上到實體,一路走進這個充滿歡笑與童心的世界。
第一堂實習課,我被打得措手不及。小朋友完全不理我,我那一套「專業物理治療師」的氣場完全失效。他們只想玩,完全不受控。我回家大哭,問自己:「我真的適合嗎?」但後來我學會了一件事:當老師不是要教小孩,是要先學會做自己。我開始卸下包裝、不再綁頭髮、穿我喜歡的衣服、說我想說的話。沒想到,小朋友立刻就察覺:「老師妳今天不一樣喔~妳頭髮好漂亮!」
孩子是誠實的鏡子,他們感受得出你有沒有真心。當我放下專業的面具,去陪他們玩、陪他們笑,他們也用最真實的樣子回應我:會抱我、撒嬌、問我下次還會不會來。這一路,我就像一層層剝洋蔥,把社會化的防衛心、功利心、分別心,一點一滴卸下。
原來兒童瑜伽,不只是教小孩做動作,而是教大人重新感受「什麼是愛」、「什麼是我」、「怎麼好好地和自己相處」。
我曾經在醫院做治療師,處理的是孩子的身體功能問題。但我知道,很多孩子的內心是受傷的,那一塊,我一直無能為力。直到現在,我才發現——兒童瑜伽可以療癒的不只是孩子的身體,更是他們的心靈,還有家長的心。
我也開始能安靜地坐下來打坐、書寫,把情緒釋放出來。從前我無法面對自己,現在我慢慢學會了,什麼叫「靜心」、什麼叫「生活中的修行」。兒童瑜伽是一個很神奇的入口,它打開了我一直以來封閉的世界。它讓我不再只是「治療」別人,而是也開始療癒我自己。現在的我,依然在學習。我還不是完美的老師,但我願意做一個真實的大人,陪孩子一起快樂地做瑜伽,一起長大。